我的水中夥伴:生物學家談台灣溪流魚類和環境故事

點閱:409

其他題名:生物學家談台灣溪流魚類和環境故事 生物學家談臺灣溪流魚類和環境故事

作者:方力行著

出版年:2015[民104]

出版社:八旗文化出版 遠足文化發行

出版地:新北市

集叢名:Alpha:7

格式:PDF

ISBN:9789865842642

分類:動植物  

台灣是個島嶼,為何會有淡水魚?
以此為起點,生物學家開始了追尋答案的腳步……
 
本書見證了台灣魚類的來源、配合島嶼生態而演化、
以及面對自然災難和變故時,如何存續命脈的韌性和適應性。
還有人類在其中扮演的角色。
 
一部台灣魚類生命史,一部和我們切身的環境故事。
 
《我的水中夥伴:生物學家談台灣溪流魚類和環境故事》是一部台灣魚類生命史,記錄台灣溪流魚類的身世、生活,以及面對自然變故如何掙扎生存,面對變局的曲折故事,以及與身在台灣的我們之間的切身關係。
 
本書從台灣是個島嶼,為何會有淡水魚這個問題開始。方力行不辭辛勞將全台灣所有的淡水魚放在一起分析,發現牠們和台灣人一樣,也有南北東之分,各有各的來歷,各有各的故事。
 
台灣的國寶、獨特物種、冰河孑遺生物櫻花鉤吻鮭,日本學者認為,牠是因地形變動而滯留在大甲溪上游,方力行則透過綜合分析和實地考察,認為牠應來自五十萬年前的蘭陽溪,翻過中央山脈而至大甲溪裡。這怎麼可能呢?書中有精彩分析。
 
一般魚類要通常要經過較長時間才長大成熟,為什麼台灣的高山溪流魚類大多在一年之內就要長大成熟?一般魚類都是春季繁殖,為何台灣溪流魚類特別熱情,在秋季也要繁殖?在九二一地震第三天解除路封之後,方力行立即下水調查魚況,發現台灣魚類必須面對自然變故而演化出的挑戰,也發現溪流的深潭和支流在魚類面對自然災難變故時,所扮演存續命脈的重要角色。
 
方力行也在龐大數據中抽絲剝繭見證一條河流的脈動,在對新竹香山客雅溪、台南二仁溪、台北淡水河的數據分析中,他讀出一條河承載的歷史和溪流中生物的命運,從而掌握人類污染的模式,成為環評環測的有力工具。
 
台灣這些溪流魚類的獨特故事和命運,向來少有人知。若非有長期收集資料的耐心與縝密,以及出於做研究、滿足追尋答案的好奇心,這些溪流魚類故事可能早在人為破壞、對於知識和事實不求甚解的扭曲中、以及曲解科學為求名求利手段的短視中消失無蹤。
 
方力行累積三十年研究功力,從早年帶著學生潛入水中取得台灣溪流魚類第一手觀察資料,到近年來透過大數據資料,勾勒只能從數據分析見識到溪流的另一個真實面,第一次嘗試將多年來發表在國外知名期刊上的研究論文,轉換成你我都能讀懂,且對於你我來說如此切身的環境故事,用豐沛的情感和生動的文字,娓娓訴說的他對台灣魚類獨鍾的情感。
 
這座島嶼的人和魚類的故事遠比我們想像得複雜、精彩和無奈,方力行教授的研究及面向一般讀者所寫,不僅給所有關心台灣溪流魚類生態的讀者一些提醒、一些啟發、一些樂趣,也從生物學的角度折射出另類台灣故事。

方力行
 
美國加州聖地牙哥分校海洋生物化學博士、參加、主持多項國家科專計畫,專攻海洋生理生態學、水域生態學。現任正修科技大學講座教授、台灣濕地保護聯盟理事長。
 
身為國內知名海洋生物學家,曾規劃籌備國立海洋生物館,並任開館館長,前後十七年。曾獲教育部文化獎章、行政院功績獎章及服務獎章,國科會傑出研究獎等。著有學術專書十餘冊,國際期刊學術論文百餘篇。
 
毅然決然從大學教職退出,跑到屏東偏鄉興建海生館,一待就十五年,這非普通人可以做到。方力行是個大夢想家,但與其他夢想家不同的是,他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支持的力量,因為他很真摯,也有能力讓人與他一起做夢。
 
他認為,學術研究令人滿足,理當專默精誠。身為科學家,讓後代瞭解科學研究的樂趣以及自然環境的可貴,是件義不容辭之事。只有真正的知識,才能找到問題並解決問題,這就是科學研究的價值所在。

  • 推薦序 聽方老師講故事 齊柏林
  • 自序 故事從喜愛溪水中游動的魚開始 方力行
  • 致謝
  • 引用書目和期刊論文